师者风范:勤耕不辍 科教和鸣——访我校2024年教学名师、商学院(管理学院)胡俊峰教授
从教20年,多次指导学生在竞赛领域斩获佳绩;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科研中的前沿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倡导学生富有质疑精神;注重激情教学,以饱满的热情教书育人。商学院(管理学院)教授胡俊峰多年来始终秉持敬业、严谨、热情的教学态度,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深耕科创领域,结下了一个个丰硕的成果。
激情与教学“相得益彰”
啬园校区3号教学楼206教室中,胡俊峰教授声如洪钟,边细心讲解边在黑板上飞快板书。他转过身来,双眼中澎湃的热情,让教室里的同学无不为之感动,无不专注于他的讲授内容。
同学们都说,在胡老师的课堂中,能明显感受到老师对学科充满着热情,情不自禁与老师共情,跟着老师的思维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胡俊峰教授是学校卓越贡献奖、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获得者,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2项,组织建立学生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等。
作为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胡俊峰概括了他的教学方法——“激情教学法”。
“作为教师,教学时要始终充满激情,以昂扬的状态去传授知识,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会在课堂上积极地与老师互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胡俊峰表示,对于老师来说,只有自己先充满激情,才能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他坦言,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下来,也证明了他的“激情教学法”富有成效。
“激情教学法”不仅存在于胡俊峰的课堂,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时一样激情饱满、活力四射。他会用轻松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对科创的热情,让学生们更加投入,也更勇于直面困难和忘却备赛的辛苦与疲惫。
实践与理论“双向奔赴”
在“互联网+”大赛中,商学院(管理学院)的一位学生曾为PPT上的文本凝练问题困扰不已。胡俊峰得知后便帮助学生把他的文本内容凝练成简短的五六个字,并亲身示范凝练精髓和技巧。此后,受到启发的学生也尝试着对文字做“减法”,最终获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
身为一名有着十多年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导师,胡俊峰深谙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那些参加过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能力要比按部就班学习知识的同学强很多。”胡俊峰认为,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能够将课堂上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双向的互补互动。“这是一种主动的学习与知识架构过程,学生们发挥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比那些沉浸于理论学习的学生们多了许多经验。”他说。
同时,很多经过大赛训练的学生,在面试求职过程中能表现出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和口才水平,走上工作岗位后也都有出色的表现。对此,胡俊峰认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不能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更深层次的认知,那么就没有完全实现教学效果。“只有帮助学生把知识转换为能力了,才是我们作为大学教师获得的一种成功;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做到知识的灵活转化和运用。”胡俊峰说。
采访中,胡俊峰还提到了未来的一个研究计划:“我打算对参加过实践竞赛的同学们做一个调查,调查他们在大学参加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的经历对毕业之后的工作生活方面的影响,对人生后期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贡献,并把它加以总结、提炼,形成教研成果并参与省级项目申报。”
科研与教学“琴瑟和鸣”
胡俊峰的科研方向是区域经济与创新管理,近五年他参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3篇,所在教师团队荣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这样的成绩在文科领域实属难得。胡俊峰是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这对关系的呢?
“科研即是为解决某个现实问题而努力探寻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并坚持不懈去推动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提高个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需要充分调动课堂所学以及已经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在胡俊峰的职业生涯里,似乎从不觉得科研与教学有什么实质性冲突,相反,他认为科研与教学本身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他回忆自己曾经指导学生的高等级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极高要求:既需要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理论知识来剖析现实问题,还需要他们从科研的视角挖掘商业模式并进行研究和展示,通过分享具体案例和前沿理论成果实现教学相长。
在指导学生竞赛的日子,胡俊峰白天因为教学任务抽不出时间,就延长工作时间直到晚上九点。进入到大赛的关键时期,为了帮助学生赢得竞赛优势,他隔三差五陪着学生一起研究到深夜十一点,持续到凌晨两点钟也时有发生。在他眼里,脚踏实地而不好高骛远,以持续学习来架构知识链条,用激昂的态度打动人心,既能影响身边人积极地去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也能帮助自己找到创新的灵感,增添坚持的动力。
(校报学生记者 朱高杰 丁奕人 顾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