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教师团队 入围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日前,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拟入围名单,全国共有200个教师团队入选,我校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与神经科学系、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合署)的“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教师团队”上榜。
“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教师团队”依托基础医学相关专业,团队成员在长期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中,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践行了“教书育人、治学修身”的笃实担当,凝成了“严谨笃行、无私奉献”的优良师风,铸就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高尚情怀,是我校教师队伍中的突出代表。
团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秉承张謇先生“祈通中西、力求精进”校训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书与育人并重、治学与修身同行”的团队风尚。团队及成员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表彰90余项,支撑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支撑9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前1%。五年来,团队累计培养硕博学生近500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4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团队继承和发扬了“爱国奉献、永攀高峰”的“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凝聚了“传帮互促、聚力登峰”的团队文化,通过“院士结对工程”“青蓝工程”等形成了“传帮带”机制。近五年来,团队成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高层次项目45项,发表SCI论文500余篇,授权国内外专利近50项,超1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海外优青、青年长江、省特聘教授、“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将“通医现象”的接力棒代代相传。
团队秉持“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紧扣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需求,时刻谨记“融入大局、发展为要”的团队责任,推动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高质量发展。团队近五年来在组织工程神经再生研究领域全球排名第一,首创“周围神经修复移植物”入选国家药监局年度工作报告并上报国务院,深度参与组织工程医疗器械国家标准制定和国家项目研究,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和地区协作近二十个项目落地,多项研究成果打破国外垄断,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应用于基层医疗实践。
入围教育部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我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指示精神,着力提升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学校将持续引导广大教师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向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习,使崇敬典型、争做先进成为常态;将持续开展黄大年式先进教师团队的创建活动,以团队建设形成长效机制,辐射带动全体教师做做立德树人的耕耘者,心有大我的奉献者,做至诚报国的践行者,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更大贡献。(文/凌利峰)